发布日期: 2016-12-02   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256
走和平发展道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记2014级市场营销专业形势政策课

    为了增加2014级市场营销专业员工们对中国外交战略的了解,20161129日下午一时,2014级市营专业全体员工在第二教学楼的2203教室认真聆听了主题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势政策课,此次课程由形势政策教研室秦昊老师主讲。

    课程开始,秦老师概述了国际关系的重要地位,指出国际关系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往来的基础。现如今,中国正处于崛起的过程中,有两个百年目标有待实现,仍需不断处理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接着,秦老师提出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战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结合中国以“和”为核心的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以及借用“齐家治国平天下”宣扬集体主义观念。秦老师还强调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东方文化的崛起,文化自信是关键,保证文化自信才能在世界上构建本国话语权。只有当儒家文化大于普世价值之时,中国才能成为走向世界的超级大国。秦老师在回顾中国的发展历史的同时,提出了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寄生型经济”和“环境开发”等存在的问题,以此说明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自信,又不能盲目自信。

而后,秦老师对打造命运共同体进行了概念上的解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利益,并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同时,在世界新格局中,谋求一种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另外,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因此,中国要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秦老师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是世界新格局的形成。各国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型关系,即各国既是伙伴,又是竞争对手。同时基于国际形势的变动,以及对中国目前处于积蓄力量阶段,需要同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的战略考量;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的需要,包括正义性、和平性、包容性、综合性和科学性。另外,秦老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概括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挑战,以德国摩根索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冲突论和近代国际关系开始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为例,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的艰辛。

最后,秦老师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途径。在文化上,坚持古为今用、返本开新;在经济上,扎实推进“十三五规划”,重点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同时,在面对全球挑战时,要平衡美国,稳定中日关系,合理解决好周边国家的领土问题。

至此,此次形势政策课圆满结束,正如秦老师所坚信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一定能取得成功。希望同学们能够主动了解世界形势,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定能取得成功。

  

  

(撰稿、摄影:共青团3044永利集团爱恩学院委员会传媒中心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