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04-22   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144
聚焦三农问题 关注社会民生——记2015级3044永利集团形势政策课

   2016419日下午14:30分,3044永利集团2015级全体员工在3044永利集团图文信息中心104认真聆听了主题“聚焦三农问题,关注社会民生”的精彩报告。报告主讲人为上海财经大学宣传部部长曹东勋副教授。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关于当前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和未来城村建设展望”的讲座正式开始。

 讲座伊始,曹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历史上我国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建设一直是党和国家重视的问题,每年的党中央一号文件均涉及粮食问题和农村发展建设问题。与此同时,作为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解决人的粮食问题和农村发展问题必然成为了最重要的问题,是立国之本。紧接着曹老师向同学们述说了新时期的城村问题。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初期,推进分配税改革,鏖战广东,表扬上海,苦战西南,朱镕基总理最终完成了一个市场经济体制应有的税收体制。

 随后,关于新农村建设,曹老师强调,近十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还比较低下,农村的人居环境还需要大力改善,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程度比较严重。特别是与城镇相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长期滞后,亟待提升农村与城市是两个不同的聚落形态。但是现在,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却大相径庭,农村近几年的建设稍有起色,但相对于城市而言,发展较为缓慢,农村的基础建设与城市相比有些落后。近几年,中央正着重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的管理体制,致力于全力打造现代化新型农村。

 对于部分现代农村仍处于相对落后的情况,曹老师表示高速发展的城市可以反哺农村建设,坚持扶贫攻坚工作,进一步推进以农村经营为主题的家庭农场模式。以此解决三农问题并有效改善现今农村社会难治理和难管理的现状。农村是城市建设的后方基地。当前农村不仅仅是城市建设的劳务输出基地,也是城市食品的保障基地。城市食品安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村生态环境,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为城市生活提供了安全保证。农村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农村作为华夏儿女的起源和现在国内粮食的主要来源地,只有建设好农村才能真正的实现全民小康,国家富强。

 最后,曹老师讲道,农村的发展与城市发展同等重要,农业是支撑大国的脊梁,三农等一系列民生问题都是目前中国所面临的,需要依靠全中国人民的力量一同去解决。通过本次讲座,在座的同学首次将政治目光投放在我国农村,并深入了解了我国的农村现状,引发了大家对新时代农村发展问题的思考。


(撰稿、摄影:共青团3044永利集团委员会记者团 张永阳)